邦耀却竹
2017-07-31 15:00:30 来源:www.saulepiktys.com 评论:0 点击:

【原文】
明施邦耀、好王守仁之学。为漳州知府。尽知属县奸盗主名。每发辄得。阖境惊为神。迁福建布政使。或馈之朱墨竹。姊子请受之。曰。我受之。彼即得乘间以尝我。我则示之以可欲之门矣。竟却而不受。
许止净谓邦耀我若受之、彼即得乘间以尝我、二语。最为见道之言。夫人于性情之间。好恶之际。偶有所偏。最易使人乘间而入。大学云。有所好乐。则不得其正。斯修身者万世之准绳也。
【白话解释】
明朝时候。有一个姓施名叫邦耀的。很喜欢研究王阳明先生的学问。他在漳州地方做知府官的时候。先把所有属下县分里的、作奸犯科不法份子的名字。都打听得明明白白。所以每次有了案件发生出来。就立刻得到了主犯。阖地方的人都觉得奇怪。以为他是神明了。后来施邦耀升官做了福建地方的布政使。有个人送给他福建地方特产的朱色墨色的竹。他姊姊的儿子叫他收受了。施邦耀就说道。我倘然收受了。他就可以乘了这个空隙来试验我。那末我就给他看出欲望的门路了。终于谢绝了这些朱色墨色的竹。不肯收受。
相关热词搜索:邦耀却竹
分享到:
收藏

评论澳门博彩推荐
- ·百鸟朝凤(0)
- ·哲理散文——哲理故事(一百六十二)(0)